会员书架
首页 > 重生之我是朱元璋 > 第32章 郭子兴死

第32章 郭子兴死(第1/2页)

目录 加书签
    ))

    虽然和州一战,张阳累累战功,单仍然有许多人不服气。

    “不就是阴谋诡计吗,有什么了不起?”

    “切,小把戏,换我我也能!”

    “就是,这家伙才来多久,还不是因为他是郭将军的女婿....”

    类似的议论在军中着实不少,大家伙都仗着自己市郭子兴的老部下,倚老卖老,张阳很难指挥的动,因为人家根本就不听。

    最典型的代表就是郭子兴的妻弟,张天祐。

    张天祐总觉得张阳是抢了他的位置,那和州总兵官的位置应该是自己的,不应该是这个新来没多久的小子。

    于是在张天祐的带领下,许多对张阳心怀妒忌的人都联合了起来。

    每次总兵官集体议事的时候,张阳应该坐第一把交椅,因为他是总兵官之首!

    但是大家都不服气,你能坐第一把交椅,那是因为你娶了个好媳妇,又说出生入死还不如娶个好老婆等等。

    这些话张阳一直都有听到,但始终没有想到太好的办法应对。

    论战功,自己是足够资格的,这些人无非就是羡慕嫉妒恨罢了!

    又一次,总兵官集体议事的时候,张阳坐在第一把椅子上,下面又是一阵交头接耳,各种议论让张阳不胜其烦。

    张阳最终决定:撤掉第一把交椅!

    不仅把自己的椅子撤了,而且把所有的椅子都撤了。

    换成了两大条长凳。

    长凳就无所谓什么座位不座位了,随便选随便坐!

    此举看起来似乎是张阳的妥协,其实张阳内有深意...

    又一次开会。

    张阳故意迟到。

    来了一看,妹的,还真是给自己留了最左最后的一个位置给自己(以右为尊)!

    张阳也没吭声就坐下了。

    人到齐了,会自然要开起来!

    首先就要从最右面的人开始说,起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,比如,和州下一步应该干点啥,如何应对元军的反扑,粮食如何补给等等。

    坐在最右最前的张天祐站起来就是一脸懵!

    真的不知道啊...

    站了半饷,张天祐只得涨红了脸坐了下来,旁边的一人又涨红了站了起来,片刻后,又坐了下来...

    这些个大老粗哪有什么看法,平日都是听指挥干活罢了,真让他们说,啥也说不出来!

    有了前面几个丢人现眼,后面的干脆连站都不想站起来了。

    站起来干嘛,那么丢人!

    张阳扫视了一圈,站起来呵呵笑道:“大家都什么看法尽管畅所欲言嘛!”

    众人都是面上一红,真要是有看法,那还不早就说了,这不是没有看法么...

    张阳见众人没有说话,心中了然,“大家要是没什么看法,那我朱元璋就说道说道...”

    “咱和州虽然攻了下来,但元军始终盯着我们,我们不能放松警惕....”

    “城门处需要三班士兵,轮流看守...”

    ......

    张阳侃侃而谈,说的也是合情合理,大家不由得点头称是。

    散会之后,大家伙不由得有些尴尬。

    你看你坐的位置吧,那应该是要先发言的,结果什么也没说出来,还是要坐到最后的朱元璋说话。

    如此几次下来,大家也就把右手边第一的位置留给朱元璋。

    不是不想坐,实在是自己不行。

    由此,朱元璋的威信也就慢慢竖立了起来。

    ......

    ......

    和州攻占后,粮食问题算是解决了,并且元军的几次反扑也被朱元璋挡住了,郭子兴十分的高兴,有了和州,自己离称王又近了一步!

    正当称王一事似乎能成之时,至正十五年三月,郭子兴得了一场重病,不久就一命呜呼了...

    老天爷不想让你称王!

    郭子兴一死,滁州、和州就失去了主人。

    这支郭家军成了所有人眼中的肥肉,周围几方势力都想吞掉,而郭家军内部也出现了暗斗。

    周边势力中,最有威胁的势力是小明王,小明王就是韩林儿。

    韩林儿又是谁?

    还记得那个白莲教教主韩山童吗?就是那个石人一只眼,挑动黄河天下反的韩山童。

    没错,这位牛气冲天的老哥,在起义后不久就被元军抓到杀掉了....

    他的好朋友刘福通,找到了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,奉他继位白莲教教主,也有些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意思...

    至正十五年二月,也就是郭子兴去世前一个月,刘福通拥立韩林儿为皇帝,号小明王,建立政权,国号为宋,建元龙凤,定都亳州。

    得知郭子兴死讯的刘福通,自然想收编这支队伍,壮大自己的实力,就将橄榄枝抛向了郭家军。

    在郭家军内部,郭子兴去世后留下了两个儿子:郭天叙和郭天爵。

    还有一人是前面提过的妻弟张天祐。

    郭天叙是嫡长子,按古

加入书签

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
目录 加书签
返回顶部